852-65737679

服务热线

万得凯冲刺创业板,2021年营收7.5亿,境外收入超九成

2022-04-19 15:33:44

深交所创业板2022 年第 19 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于今日召开,浙江万得凯流体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得凯”)接受了审议,其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

万得凯是一家致力于水暖器材的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产品包括各类铜制水暖阀门、管件等,主要应用于建筑物中的给排水、冷热水供给、采暖、排污等基础设施。

本次公司拟募资5.19亿元,其中4.06亿元用于年产10000万件阀与五金建设项目、6860万元用于年产4200万件阀与五金扩产项目(越南)以及4505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截至发行前,万得凯的实际控制人钟兴富、汪素云、陈金勇家庭以及陈方仁、汪桂苹、陈礼宏家庭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96.48%的股份。


1

依赖外销收入


目前,美国和欧洲是全球主要的水暖器材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万得凯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

据统计,2020年全球水暖配件的消费市场容量预计为744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9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3%。其中,2020年美国、欧洲地区水暖配件消费市场容量预计分别为201亿美元、190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重分别为27.02%、25%。

随着全球水暖器材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万得凯的营收规模也得到较快的扩张,2019年至2021年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5.12亿元、5.59亿元和7.4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111.36万元、7033.96万元和1.06亿元。

其中,阀门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收入金额逐年增长,占比从2019年的62.38%上升至2021年的65.04%。

按销售地区来看,目前万得凯产品以外销为主,各国收入中美国业务收入占比最高,报告期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73.10%、73.76%和 65.98%。但公司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市占率不高,仅为3.17%,还有一定的开拓空间。

目前万得凯的销售收入主要集中于 RWC、Watts、Oatey 等下游知名的水暖阀门生产商,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均是来自境外,且存在一定的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报告期各期,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9.61%、62.14%和 58.95%。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司的阀门、管件等主要产品仍在美国加征关税的清单中。未来,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或进一步升级,美国政府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加征关税的税率,公司的美国客户可能会削减订单或要求公司产品降价,导致公司美国地区出口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

外销比重较大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公司以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还将受汇率变动影响。当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时,会直接增加客户的采购成本进而影响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会导致产生汇兑损失。


2

资金流动压力较大


制造业企业的盈利水平往往与原材料价格息息相关,万得凯也不例外。目前,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铜棒和外购零配件等,其中铜棒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约为60%左右,铜价则是影响铜棒价格的重要因素。

2020年下半年以来铜价持续上涨,虽然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铜价波动的风险转嫁给下游客户,但公司订单执行时间一般为1-3 个月,产品价格变动往往滞后于材料价格变动反映。

好在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铜棒市场价格较低时与主要供应商累计签订了5份铜棒备货协议,提前锁定了采购价格,抵消了铜价上涨的一部分影响,使得2020年公司铜棒采购单价下降,产品毛利率有所提升。

报告期内,万得凯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3.52%、26.41%和26.26%,其中2021年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万得凯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1.16万元,远低于其净利润金额。主要是由于2021年公司对铜棒的采购额同比增长了173.20%,配件采购额同比增长167.51%,这使得2021 年采购支出大幅增加,公司在手订单规模达1.84亿元。

同时,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对国际货运的影响持续,货物未能及时出港,使得2021年末公司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增长较多,从而导致了公司销售端资金周转时间延长

截至2021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2.7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55.53%,存货余额较高使得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下降,也加大了公司的流动资金压力。

若未来铜价转跌,可能会造成公司存货发生跌价损失,而且在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下,尽管公司毛利率能保持相对稳定,但销售收入的增长可能变缓,如果价格大幅下跌超过销量的增长幅度,则可能出现营业收入下滑的情形。


3

结语





通过本次募资,万得凯可以扩大现有产品产能,进而扩大经营规模。但就目前来说,公司的收入主要依赖出口阀门和管件,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还不具备成套能力,且境外业务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亟需丰富产品结构,加快国内市场的开拓,减少因宏观因素带来的潜在境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