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潮加快电子行业复苏,四季度有望成明星板块?
2023-11-13 14:23:34
随着近期华为Mate60系列、小米14等手机卖爆了,被压抑的换机需求开始释放,上一波智能机销售高峰的换机周期正逐渐到来。
同时,科技大厂的新品频出带领整个电子行业迎来旺季,行业基本面也逐渐改善,多家机构纷纷表示看好消费电子行业。
科技新品频出,加速消费电子复苏
近期,随着科技大厂们频频发布新品,国内消费者重新燃起换机热情,这也意味着着属于消费电子的旺季来临。
在刚过去的第三季度,华为与苹果两大智能手机龙头品牌几乎同时推出新品,华为Mate60系列与苹果iPhone15系列搅动国内手机市场,让竞争变得越发白热化。
并且,华为还推出了AITO问界新M7以及智能手表、智能眼镜、隔空触控电视等多个终端产品;苹果还发布了新款MacBook Pro和全新iMac。
10月底,小米也发布了新机型小米14,根据权威数据显示,小米14系列自10月31日首销至11月10日,全渠道总销量高达144.74万台,创下小米高端旗舰销量纪录。
并且,目前华为Mate60系列、小米14系列多款新品手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业内人士分析称,10月安卓手机销售同比增长15%,目前全产业链都在积极拉货,预计将会持续到春节之前。
据Canalys数据,三季度国内手机出货量为6670万部,较二季度(6570万部)实现环比增长。
与此同时,海外手机市场需求也在恢复。11月7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10月手机出口数据显示,10月手机出口增速从-7.1%大幅回升至21.8%,创下一年来最高增速,这是连续自2022年6月开始连续负增长15个月之后,第二个月回正。
手机市场之外,另一大终端消费电子PC的出货量也已到底。西部证券、方正证券等券商均称PC行业即将回暖。PC代工厂订单也佐证了PC市场将迎来回暖,广达、仁宝等笔电代工厂出货量连续多月回升。
根据IDC数据,今年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6820万台,同比下滑了7.6%,但环比增长了11%,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Canalys数据预计这一良好势头将得以延续,市场有望在期盼已久的节日季恢复增长。
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拐点清晰
手机等下游多个消费市场需求复苏迹象,也在更多消费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公布的2023年三季报中得到了市场印证。
具体来看,电子行业2023年三季度实现总营收约6879.1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8.4%/+9.5%;归母净利润282.2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0.2%/-13.1%,表现亮眼。
伴随行业业绩改善,资金也在不断流入。据中航证券的研究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电子行业上,公募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3185.6亿元,占比11.8%,位于31个申万一级行业第3。其配置比例较今年第二季度环比提升5.7个百分点,增幅第一。
A股市场的表现上来看,2023年初至11月12日,申万电子行业指数上涨10.73%,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4/31,位居前列。
对于消费电子的复苏行情,多家券商都表示非常看好。
国信证券表示,消费电子的备货旺季已经正式拉开序幕,手机面板、存储、被动件等细分行业数据全面升温。尽管当前复苏信号仍然集中在供给备货层面,后续多个促销旺季的销售数据,以及AI手机、苹果MR等新品推出所体现的创新和成长性将成为消费电子行情延续的关键。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电子行业2023年三季度营收同环比表现良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反映行业整体库存见底,下游补库初现。预计2023年四季度电子板块有望受益于低基数下同环比增长,带动市场信心回归,且趋势有望延续至2024年上半年。消费电子板块在需求复苏通道中螺旋前进,围绕结构创新主线,预计安卓链业绩表现整体优于果链,上游IC设计业绩表现整体优于中游零部件厂商。
银河证券指出,电子行业在经历了19-20-21年的三年上行周期后,在22年进入下行周期,电子指数在23年一季度呈现估值和业绩的双底,二三季度电子板块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大幅改善,盈利底部确认。板块估值已经回到相对合理区间,考虑到部分子板块比如元器件、消费电子、半导体等板块估值分位数处于低位,估值底部也已经确认。
展望后市,该机构看好两条主线——“深度国产化”与“深度智能化”,以AI技术为核心正在推动全世界迎来“智能化”改造,所有消费电子产品将被重新定义,带动新的需求。其次深度“国产化”将由华为引领,推动消费电子产业迎来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