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非特殊年份的国债增发?
2023-10-25 14:37:30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季度增发一般国债10000亿元,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的方案,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
本次选择直接调增赤字、增发一般国债,而没有选择利用往年未使用的国债限额(目前结余8300亿元左右),原因之一是明年GDP增速目标可能要比今年的实际增长更高。
今年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但实际GDP两年复合增速在4.2%左右。而明年大幅下调目标的概率较小,如果明年经济增长目标依然设置在5%左右,则需要明年的财政政策比今年更积极,且靠前发力。
所以这次中央增发的1万亿国债,对经济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明年。从流程上看,本次增发国债到形成实物工作量,需要完成以下环节:中央发行国债→中央拨付地方→地方筹备项目→拨付具体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
增发国债的用途计划上和重大工程项目有重叠。本次增发的国债的主要用途以水利及相关领域的基建为主,与引调水、供水灌溉、防洪减灾、城市防洪排涝、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等“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相契合。
再到资金使用,这次受灾严重的东北和京津冀等地区多数地方也不具备施工的气温条件,因此即使资金到位,形成实物工作量也在明年。
按照实物工作量在明年形成、不考虑额外的撬动作用来计算,预计增发的1万亿国债能够拉动明年基建投资4-5个百分点,拉动明年名义GDP0.7个百分点左右。
预计本次增发国债会以市场化发行,将对流动性产生一定的扰动,叠加当前资金面偏紧,预计11、12月央行可能通过降准等方式来释放流动性,对冲增发国债对资金面的冲击。
无论是发债对资金面、基本面的影响,还是政策加码发力的预期在短期难以被证伪,对债市的影响都偏利空,预计债市在明年一季度前可能都会偏逆风。
对股市而言,政策明确暗示了对于明年经济增长的积极诉求,尽管当前市场受流动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也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的经济担忧。
风险提示
对政策的理解存在主观判断,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地缘政治风险、美债利率上行风险可能会对市场产生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