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65737679

服务热线

高威科即将创业板上会,存货金额较大,主营业务毛利率存波动

2023-09-25 14:36:46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3年9月27日召开2023年第76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将审核北京高威科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威科”),拟登陆创业板,保荐人为海通证券。

高威科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数字化综合服务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核心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发行人实际控制人为张浔和刘新平。其中张浔直接持有发行人 20.44%的股份,通过高科众创间接控制发行人 0.97%的股份;刘新平直接持有发行人 20.44%的股份,通过高科众瑞间接控制发行人 0.97%的股份。张浔和刘新平两人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发行人合计 42.82%表决权,并从 2011 年 2 月开始就通过签署协议形成一致行动关系。

股权结构图,图片来源:招股书

本次IPO拟募资3.32亿元,主要用于微秒运动控制产品项目、职能及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智能制造软件平台建设项目。

募资使用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主营业务毛利率存波动

报告期内,高威科实现营收分别为13.15亿元、16.35亿元、15.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92.19万元、4755.69万元、5860.01万元。

基本面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技术集成产品销售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自动化产品分销业务在 2022 年因部分产品市场缺货,发行人调整业务结构减少对较低毛利率的分销业务客户供货,导致收入规模下降,该两类业务是其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上述两类业务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超八成。2020 年,发行人收购深圳微秒后,新增运动控制产品研发制造业务,该业务收入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4.28%、3.89%、5.33%。

报告期内,公司自动化产品分销业务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 24.56%、23.98%、17.61%, 占比逐年下降。2022 年,由于部分控制和驱动类产品市场缺货影响,发行人适时调整业务结构,减少了毛利率较低的自动化产品分销业务客户的供货,导致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31.50%。在发行人分销业务中,输配电产品占比最高、控制类产品和驱动类产品次之。

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按业务类型划分的构成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4.80%、14.69%、16.56%,存在波动。

高威科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且具有竞争力的销售体系,并采取多品牌销售策略,是多家国际知名自动化产品制造商在国内的重要代理商。报告期内,公司从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产品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均超七成,对主要供应商的采购占比较高。

同时,公司报告期各期末存货金额较大且占流动资产比例较高,这主要是由其经营模式所决定的。发行人大部分产品为先从供应商处采购后再出售给下游客户。这种模式决定了发行人必须保有一定量的通用适销存货,以满足下游客户随时的采购需求。较大的存货余额可能会影响发行人的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降低资金运作效率,从而对其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流动资产构成及变动分析,图片来源:招股书


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

众所周知,在自动化产品研发制造领域,西门子、施耐德、ABB、三菱等外资品牌仍占有主要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国内自动化产品制造商也加大技术研发、扩大市场开拓,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且力争实现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突破。在此背景下,我国工业自动化产品制造领域,市场参与者在不同产品市场都面临国际知名厂商与国内厂商的双重竞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要知道,工业自动化是一门涉及机械、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领域的综合性技术,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改造需要企业具备一定技术和资本积累。报告期内,高威科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87.43万元、2533.98万元、3022.63万元。

研发投入构成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图片来源: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发行人的商誉账面价值为 4256.73 万元,系发行 人 2020 年收购深圳微秒采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核算时所形成。2021年,发行人已对深圳微秒计提227.43 万元商誉减值准备。深圳微秒作为发行人运动控制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主体,是发行人业务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收购深圳微秒以来,发行人努力借助自身销售网络和综合服务能力,助力深圳微秒产品进入发行人客户体系,提高市场渗透率水平。深圳微秒具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发展潜力较大,但双方协同发展、市场开拓需要一定时间。


结语

目前来说,高威科需要继续专注于提供工业自动化、数字化综合服务,及运动控制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并通过资本化运作和规模扩张等方式进行产业布局,加强技术开发投入,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服务结构,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