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一季报高增股大涨,成长风格共识加速形成,主线行业有哪些?
2023-04-20 14:28:41
随着一季报逐渐披露,业绩大幅增长个股受到资金青睐。
4月20日,多家一季报高增长股大涨,铁科轨道20CM涨停,蓝色光标涨超18%,贝斯特、史丹利涨超5%,中曼石油涨超3%。
消息面上,铁科轨道公告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97.68%;贝斯特公告一季度净利同比增41.69%;蓝色光标一季报同比增长355.10%;中曼石油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93.4%。
从过往状况看,A股存在显著的“一季报效应”,一季报业绩表现较好的公司通常在未来一段时间也会有更好的表现,基本面表现或成为下一步行情的风向标。
盈利和增长占大多数
4月为A股业绩披露高峰期,一季报行情也正在稳步开启中。Wind数据显示,4月19日有161家上市公司披露完2023年一季报。合计归母净利润为274.01亿元,较2022年一季度266.04亿小幅增长3.0%。
目前还有287家上市公司已公布2023年一季报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喜共有210家,占比达86.78%。而业绩预减、首亏、续亏等不佳仅有76家,比例不高。可见从一季报业绩预告来看,绝大多数业绩也不错。
叠加上述已经披露一季报的上市公司合计超过400家来看,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经营较好,盈利和增长占据绝大多数。
具体到个股来看,万华化学、广汇能源、中国联通等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领先,均超10亿元。紧随其后的藏格矿业、长春高新、片仔癀等54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而其余上市公司净利润在1亿元以下,甚至有所亏损。
从业绩增幅来看,英威腾、巴比食品、长虹美菱、金迪克、众兴菌业、新联电子等6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倍。
细分到板块来看,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速较高的行业包括:软件及服务、保险、农业、电力电气设备和旅游酒店及餐饮等。
从目前公布的一季报业绩趋势来看,当前在新能源和医药生物等方向已经出现了大量具有较高估值性价比的品种。
展望后市,从过往状况看,A股存在显著的“一季报效应”,一季报业绩表现较好的公司通常在未来一段时间也会有更好的表现,基本面表现或成为下一步行情的风向标。同时市场经历2月以来的调整后,估值整体不高,经济周期仍处于复苏初期,而且一季度盈利有望成为全年底部且逐季改善,市场中期机会仍大于风险。
3月份以来,市场关注的核心主线是以AI为代表的主题行情,但其业绩仍然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在一季报之后,市场如果开始更加关注业绩主线,市场风格或将出现一定的变化。
春季躁动、四月决断
A股素来有“春季躁动、四月决断”的现象,即一般来说市场会在一季度出现市场的躁动,表现为主题投资活跃、市场换手率提升、行业轮动加快等现象。
4月份,业绩对于市场的主导力量将会增强,相较于一季度“炒预期”阶段的风格混乱,此时景气投资的有效性显著回升。一季报作为全年第一份盈利线索,对于4月个股的超额收益有着最强的指示意义(4月>1月>7月>10月)。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9年以来,有8次全年的市场主线都出现在3-4月,比如2009年的煤炭,2016-2017年的白酒,2020年的新能源和白酒,2021年的新能源和煤炭,都是在4月前后突围并且领涨全年。
这种现象在2016 年后更为明显,有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2016年后机构在A股的定价权更为明显,外资、公募更偏好在一季报公布后、对全年各赛道增长有基本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交易。
回顾过去行情来看,二季度定主线这一现象是A股业绩周期、政策周期与经济活动周期多方面因素叠加后的结果:
(1)三季报后进入近半年的业绩真空期,业绩预期分歧加大,次年4月后分析师基于一季报对次年增速达成阶段性共识;
(2)当年12月经济工作会议至次年3月两会间政策预期活跃,4月后形成共识;
(3)商业活动受春节影响在一季度偏弱,二季度后逐步恢复,中观数据的可见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