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65737679

服务热线

聚合科技创业板IPO,拟募资2.04亿元,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2-03-15 09:35:23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收到广州聚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合科技”)第二轮问询函意见回复,一创投行为其保荐机构。聚合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2.04亿元,拟发行股数不超过1,513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根据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Polystar,持有公司2,720.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9.94%。谭军持有Polystar100%股权,通过Polystar间接持有本公司59.94%股权。本次发行股份后,谭军持股比例下降至44.95%,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司股权结构,图源,招股书

 

1

2020年营收为3.95亿元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电子封装用环氧树脂、粉末涂料、有机硅树脂和其他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风电叶片、新能源汽车、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电子元器件、LED封装、薄膜电容器、照明灯具、防水电源、模具、工艺品、工程、运动器材和汽车轻量化等领域。

2019年至2021年,聚合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23亿元、3.95亿元和6.6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7.47万元、4931.47万元和3776.39万元。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国内风电装机量快速增长带动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销量快速增长所致。净利润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风电“抢装潮”带来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但2021年净利润下降明显,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上涨幅度高于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幅度。



2019年至2021年公司主要核心财务,图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1.66%、21.75%和13.05%。公司综合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市场供需情况、客户和产品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1年上游主要原材料大幅上涨,原材料的上涨幅度超过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幅度,造成毛利率大幅下降。若未来出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情况,则公司毛利率将面临下降风险,对公司整体业绩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2.68%和18.90%,具体来看,201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2020年,公司综合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图源,招股书


2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大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基础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基胶、助剂、填充料、颜料等化工原料,其中环氧树脂占比最大。基础环氧树脂及固化剂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1.30亿元、2.46亿元和4.77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75.45%、79.50%和83.75%。

2019年至2021年主要原材料及辅料采购情况,图源,招股书 

2021年以来,基础环氧树脂的价格持续攀升,市场由1月相对低点18,141元/吨上涨到4月最高峰36,283元/吨,振幅高达100.00%,后逐步回落,截至2021年12月31日市场价约为22,212元/吨。公司2021年基础环氧树脂的采购价格较2020年上涨89.58%。2021年以来,固化剂市场报价也呈节节攀升的态势,最高峰较公司2020年采购均价上涨50%以上。公司2021年固化剂的采购价格较2020年上涨33.60%。

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若公司不能有效的将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转移到下游客户,公司经营业绩会面临大幅下降风险,甚至出现产品价格和成本倒挂导致公司阶段性亏损的情形。


2019年至2021年主要原材料采购单价波动情况,图源,招股书

 

3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18亿元、2.66亿元和4.9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77%、67.30%和75.45%,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呈上升的趋势。公司第一大客户为明阳智能,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对明阳智能(含其控股子公司)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1.77%、61.53%、65.52%,营收占比逐年上升。公司对明阳智能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公司下游客户为风电叶片制造商和风电整机制造商,该行业企业规模大且集中度较高。如若未来主要客户因其经营策略调整、经营状况不佳、行业性需求下滑,或转向公司竞争对手,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19年至2021上半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图源,招股书

 

4

小结

 

随着国家鼓励新材料行业和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等政策的实施,风电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树脂类产品市场供需保持稳定的增长。聚合科技致力于环氧树脂新型材料的研发,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解决客户集中度过高等问题,从而增强公司在树脂类新材料行业中可持续性的发展。